生死之間《柯文哲 著》

 

內文摘錄

  • 醫生固然有治療病人成功的喜悅,也常常要面對病人很可能死亡的無奈。醫生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厲害……當勝利投手容易,當敗戰投手很痛苦。
  • 醫師是人,不是神,醫學有其極限。
  • 醫生要面對越來越多倫理問題:是否要用盡一切醫療手段,讓病患苟延殘喘的活著?或者何時要收手喊停?
  • 當醫生的目的,不只是延長病人的生命,而應該是盡量免除病人的痛苦,讓他快樂的活著。
  • 莎士比亞名句:To be or not to be, it is a question—做或不做,堅持或放棄治療,常常真的是一個很難的問題。
  • 醫生沒有辦法改變生老病死,只能讓人在生老病死之間活得舒服一點。
  • 對一定不可能救活的病人,往他身上插葉克膜、接呼吸器、接洗腎機,也許醫生可以義正詞嚴的說:「我是出於醫療的善意。」可是到頭來看,這到底是在折磨人,還是在救人呢?
  • 在醫病關係中,往往最不願意放棄、最不能接受死亡事實的,不是病人自己,而是醫生。醫師的心理創傷最重,也最難治療。
  • 當醫生的,經常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知道些什麼。譬如:我們常常不明白自己的極限在哪裡,也不懂為什麼非得堅持救眼前這個病人不可。
  • 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.(通往地獄之路鋪滿了善意)做醫生的常常自認在做善事,卻把病人給害慘了。
  • 不是最多的治療就是最好的治療,而是要最適當的。
  • 對於已經沒有辦法救治的病人,投入過多的醫療資源,是否會影響有機會得到救治而能活命的人?
  • 做醫生,不只要醫生,也要懂得醫死。生死都要顧到,病人救不起來,就要救家屬。
  • 死亡不可預測。即使當病人已經很接近死亡了,醫生仍無法做出精確的判斷。
  • 我們要保持樂觀,要鼓勵病人。可不要把情況說得過於樂觀,否則會造成溝通的問題。
  • 溝通是治療的一部分。當醫生的,很少把溝通看成是治療的一部分。
  • 醫病之間,不只是保持溝通,必要時,解除家屬的罪惡感,讓他們在死亡事件過去後,還能重新來過,好好活下去。
  • 醫療不應該只是無限制的延長一個人的生命,而是讓病人得到最適當的治療。如病人活著,但生活品質很不好、很痛苦,也許就該考慮停止治療。
  • 作為醫生,停止維生系統結束病人的痛苦,反而是最難承擔的痛苦。
  • 很多人都錯以為,腦死判定的條例是為了器官捐贈的需要而訂立。不是,器官捐贈應是附帶的。
  • 很多時候,眼前的問題之所以不能解決,是因為科技還跟不上,但也許有一天,一個新的技術或儀器出來,不能解決的病例就迎刃而解了。
  • 科技進步的一個程度,人也許不會立刻死亡,但不表示一定能活得很好。
  • 一件事情要成功,沒有周邊環境配套的協助,是絕對做不起來的。
  • 不要總是羨慕別人成功,因為你沒有那麼認真,付不起那個代價。
  • 搶救病人分秒必爭,所以要救就要快,不救就放棄,動作要快,不然什麼都來不及。
  • 當醫生最痛苦的不是面對病人死亡,而是面對病人半死不活的狀態。
  • 最困難的不是面對挫折打擊,最困難的是,面對各種挫折打擊,沒有失去對人世的熱情。
  • 人做人該做的事,神做神該做的事。心存善念,盡力而為。
  • 如果病人是你的家人,你會怎麼做?很多事情沒有對錯,怎麼安心就怎麼去做。
  • 人生的結局只有兩種,一種有插管,一種沒有插管,但無論如何,都會死掉。
  • 當醫生不再對病人的痛苦覺得不安的時候,醫生們會對問題集體視而不見。
  • 重複過去失敗的經驗是不會成功的。
  • 把所有的小問題都解決了,就不會有大問題。
  • 不要太在意成敗,要「接受自己」,給自己合理的期望,最重要的是,要勇於挑戰。
  • 一個真正的好員工,是不喜歡的事也可以做得很好,認真去做,因為那是責任。
  • 開刀要想三件事:第一、開了會怎樣;第二、不開會怎樣;第三、開刀後的併發症多嚴重。
  • 人生在世,不要浪費太多力氣在沒有用的地方,時間還沒到,就別想那麼多。
  • 不以此刻的成敗論斷此生的成敗。一路走來,每個過程都有互相銜接的因緣,每樣事物逐漸累積,最後就成為可觀的成績。
  • 是人生的種種遭遇、種種經歷、種種所做所為,證明了你是誰,決定了你到底是怎樣的人。是你的所作所為,讓你的人生有意義。
  • 保持臉上的笑容,認真、快樂的過每一天。如果沒有辦法快樂過每一天,那麼也請你裝著快樂的過每一天。何必用人世間的痛苦去折磨自己?也不應該用這些痛苦或製造痛苦,去折磨別人。
  • 做醫師的人必須同時思考將死的病患和那些活著的人:他們心裡在想什麼?怎麼做才是最好的?怎麼做才能讓大家的遺憾降到最低?
  • 葉克膜主要的作用有兩個:一是給予人體心肺功能支持;一是讓心臟和肺臟得到休息的機會。
  • 抱怨沒有機會,但是當有一天機會來臨時,你準備好了嗎?
  • 當問題還不是問題時,你提出來,大家會幫你;當問題變成問題,你再提出來,只會被罵。
  • 技術一年就舊了,五年可能就會被淘汰,所以學會建立自我進步的系統更為重要。
  • 面對不同的病人,在不同的狀態條件下,醫師必須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。
  • 每一個成功救回來的病人背後,都是一連串正確醫療手段的總和。每一個無法救回來的病人後面,則有許多值得研究和改進的課題。
  • 如果有選擇,請選擇有最多學習機會的地方,會比選擇眼前可見的利益更值得。
  • 勇敢無私的付出,才有醫療的成功。
  • 葉克膜有時候不是為了治療病人,而是為了讓家屬能夠接受事實,讓他們願意放手。
  • 很多醫療成功取決於病人本身的條件,而不是醫生的技術。醫生只能盡力替病人爭取機會,但能否過關還是老天決定。
  • 不會死,不代表是活著。一個人靠著機器設備、先進的醫療科技,勉強維持生命,這樣算是活著嗎?
  • 對急重症治療的醫護而言,做錯一個決定,代價就是一條生命。
  • 人生是單行道,事後我們也永遠無法知道,如果當時做另一個選擇,結果又是如何?
  • 到了生命的盡頭,有時「名」和「利」還會害你無法善終。
  • 醫師最重要也最殘酷的工作,就是必須決定要放棄誰。
  • 做你能做的,但也只是如此。身為醫師的人,只能以現在擁有的技術,努力救治當下遇到的病人。
  • 病人本身應當被告知自己的病情,並且能夠決定自己要接受何種治療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del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