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靈覺醒《Barbara De Angelis 著》
※ 內文摘錄 ※
- 我們把自己準備好為學生服務;然後,就靜靜等待學生到來。--這就是老師們在做的事。
- 果實需要時間慢慢成熟,但掉落只在一瞬間,並且永不復返。--Nisargadatta Maharaj,印度哲學家
- 為師之道:教導是一種服務,不要覺得自己多麼了不起,反而要為自己日漸成熟的覺醒果實感到謙卑。
- 真正睿智的思想,早已經過成千上萬次的淬煉;但要讓這些思想真正屬於我們,必須親自真誠地一遍遍去想,直到它根植在個人的經驗之中。--歌德
- 領悟和覺醒是來自你將概念化為行動的親身經驗。
- 若老師擁有真正的智慧,就不會命令你進入他的智慧殿堂,而是引導你走向自己心靈的門檻。--紀伯倫
- 靈魂轉化(soul shift),我們不是從外在的重新調整或修正,而是學會如何從內在進行對自己有利的行為。針對內在的理解、感受和意識做出強大的轉化,讓我們的生命從內到外發生轉變。
- 置身在這個加速的時代,它驅策著你,要趕緊進入「遞送」的下個階段--去服務、去貢獻、去助人,以及去愛。
- 與其等待著機會上門,不如先敞開你自己。唯有敞開,你才有能力去接收正在等你的所有一切。
- 我敞開心,迎接等待著我的智慧,那智慧就是內在的高我。
- 越是努力想看到什麼,越容易錯失一切。
- 宇宙間,只有一個角落是你確定可以改善的,那就是你自己。--赫胥黎
- 我們需要把自己身上那些舊的、乾癟的、停止生長的部分摘除,因為它們只會耗光我們身上的能量與養分。
- 昨日的我是聰明的,因此想要改變世界;今天的我是睿智的,因此想要改變自己。--Rumi
- 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--老子《道德經》
- 人們旅行各地,驚嘆於山的高聳、海的滔天巨浪、河的蜿蜒流長、洋的寬闊無邊和星辰的循行;卻不懂得讚嘆自己,只逕自和自己擦身而過。--Saint Augustine
- 每一天,我都會努力向自己不懂得事物靠近一點。--馬友友
- 靈魂轉化:從「看見你想看見的」到「看見完整的一切」。
- 只要我們準備好,老師便無處不在。
- 我們通常不是看,而是漏看。--Alan Watts
- 你沒看見的,就無法轉變。能看見,就能轉變。
- 當我們抱持著:「我不想看見任何東西,我不想看見真相」的態度,就像是說:「我不想轉變;我不想成長;我不想擴展;我不想得到自由」。
- 蒙著眼不去看是危險的。那些看不見的事物,會控制你的生活,也是讓你受苦的主要原因。
- 靈魂轉化真言:今天,我要去看見能看見的,去感受能感受的,去知曉能知曉的。
- 當你感到困惑時,願你能找到鑰匙;當你面對高牆時,願你尋得門徑;當你身處黑暗時,願你覓得光明。
- 你的內在沒有任何欠缺。我們之所以受苦,不是因為缺少什麼,或是我們無法成為誰,而是因為我們忘記了自己擁有過什麼,也忘了自己真正的樣貌。
- 所有我們需要取得的,都沒有丟失過。我們所需要的,就只是把被遺忘的記起來。
- 你一無所缺。本屬於你的光芒只是被遮蓋住了,它仍在那裡。
- 真正的轉變不是某種你明白的道路,而是你實際去做的事。
真正的轉變不是感覺自己好轉了,而是你已經處在一種更好的狀態。
真正的轉變,是意識在振動層次上出現了實際的改變。 - 每個人都想轉變,但沒有人願意改變。--Frederica Mathewes-Green
- 想法唯有被真的用在生活中,才有價值可言。--Hermann Hesse
- 轉變是需要實際去做的事,不是只在智性層次理解就行。
- 向外看的,是做夢的人;向內看的,是覺醒的人。--榮格(Carl Jung)
- 改變不是表面工夫,要找到根源,然後從那裡下手。深入內在,穿過表面深入到源頭,剩下的一切自然就會改變。
- 重新安頓外在生活的一切,並不會帶來一勞永逸的影響;唯有重新安頓你的內在世界,才能辦到。當你開始從內在轉變,外在的一切便會跟著轉變。
- 先深入,而後提升。
- 生命無從預測,充滿了各種可能性。你無法為生命中所有可能發生的事一一做足準備,那是不可能辦到的。
- 線性準備指的是為明確的事件、目標或挑戰做準備,將所有需要的技巧派上用場,並成功駕馭它。
- 由內而外的自我轉變,指的是從內在下工夫,讓自己永遠處於準備好的狀態。
- 無論遭遇何種情境,都能處在一種準備好的狀態。準備好你的意識,就是應對萬事萬物最萬全的準備。
- 一切全在你的內心深處。深入自己,深深挖掘,讓自己根植於那憶起之地。
- 所有真理都必定經過三個階段。首先,被譏笑;其次,遭到激烈反對;最後,被廣為接納,成為不證自明的真理。--亞瑟•叔本華
- 宇宙間的萬事萬物—包括所有的聲音、光、物質,以及你在內—都是以不同頻率在振動的純粹能量。
- 宇宙的每一種物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振動頻率或特性,這是根據振動速度的快慢而決定的。
- 轉變不是獲得或學到新資訊或新觀念。你不只是試著用不同方式去思考或行動,而是你本身就已經不同了。你的意識深處其實已經以不同方式運作,你已轉變自己身為人的振動方式。
- 你無法轉變念頭和情緒的本質,除非你從它們的源頭—意識—進行轉變。
- 如果念頭無法跟你的心及靈魂最深處的振動方式一致,你就無法留住它們。
- 每一件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,無論來自外界或內在,無非是一種振動,也都會影響我們本身的振動—我們怎麼想、怎麼做、怎麼感受,聽見什麼、看見什麼,或是和誰在一起—這種種人事物都會對我們的振動造成影響,並且時時刻刻改變著我們。
- 我們的每一個決定就像漣漪一般,會透過宇宙的意識去影響所有生命。每一個支持生命的行動或決定,都能支持世上所有生命,包括我們自己的生命。--David R. Hawkins
- 你和萬事萬物最主要的連結方式,是透過振動。你在能量上和這個世界及你自己交互振動的方式,構成了你自認為的「你」這個身分。
- 你的意念和情緒構成你個人的振動。每一個互動、每一個你看見、聽見或體驗到的事物,都會創造出特定的振動。
- 振動會影響其他的振動。你就是一個持續進行中的振動,無時無刻都在回應著世間萬物,隨時都在影響著世間萬物。
- 你的想法、情緒和意識所形成的振動,正不斷向這個世界廣播及傳輸,就像無線電台把訊號播送到空氣中,任何一台收音機、電話或電腦能接收這些訊息。
- 我們會戴著自身問題的濾鏡來看待事物,我們的想法或大腦,並不是人生旅途中可靠的指南針。
- 你的每個想法、感受、說出口的話以及行動,都會反射回整個宇宙。--Swami Muktananda
- 早在你透過理智或情感去蒐集足以評估對方的資訊之前,你的振動場就已經調頻對準了對方的振動場,透過振動的角度去評估對方—而對方也以同樣的方式在評估你。
- 我們無時無刻都在交流溝通,不管我們是否開口說了任何話;你正透過自己的振動方式進行溝通。
- 人類的天性會自然而然地、出於直覺地,把自己的振動調到和身邊周圍的頻率一致,以達到一種和諧狀態,稱之為「共振」。
- 你是怎樣的人,比你所說的話更有份量。--愛默生
- 不管你讀過多少神聖經典,說過多少話,沒有據此行動,又有何用?--佛陀
- 振動永遠比說出來的話更大聲、更有份量,即便你不發一語,它也會自動向外廣播。
- 你能為這個世界所做的最好的事,就是提升你的振動品質。
- 快樂就是所思、所言和所為,均和諧一致。--聖雄甘地
- 我們都曾有過的經驗--我們自以為會得到某樣東西,實際上卻不如所願。
- 「混淆的振動訊息」--當我們刻意地以某種方式呈現自己,與人們實際經歷到的體驗有所出入時,就會出現問題。
如:你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冷靜又自信,但實際上,你的內心既害怕又不安。
你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又酷又冷漠,但實際上,你是個內心溫暖、充滿關懷的人。 - 每一次,當你的表現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時,人們會察覺到隱藏在底下那截然不同的振動真相。
- 當我們的能量搖晃不穩時,會振動出一種不穩定的訊息傳送給他人。讓我們看起來像是失去平衡,不僅難以取信他人,也不會讓人有安全感。
- 重複的行為造就了我們。因此,優異不是一種表現,而是一種習慣。--亞理斯多德
- 當我們決定在某些時候非常有意識,而在某些時候忽視或放水時,是導致我們大部分痛苦的源頭。我們該如何做:事無大小,每一件事都要在意。
- 每一件事都很重要。每一件事都會影響著每一分每一秒。每一個選擇都會影響其他的選擇。今天你表現自己的每種方式,會影響你明天的感受。
- 沒有用盡全力,會帶給我們一種詭異的偽勝利感。就像慶幸自己沒有全力以赴,或認為自己勉強應付也能安然度過,從中獲得某種成就感。
這樣想法是掩飾什麼?答案是:恐懼感。害怕必須正視自己能力不足,或是害怕承認自己內心惶惶不安,而不是去克服它。 - 多數人的幸福,不是因為天大的災害或致命錯誤而毀於一旦。而是被一再重複的小事慢慢破壞殆盡。--Ernest Dimnet
- 一個無意識的瞬間,就足以永遠改變我們和他人的人生。
- 如果你堅持誠信,其他一切都不重要。如果你沒有誠信,其他一切也都不重要了。--Alan K. Simpson
- 你不可能因為眼前的事物顯得如此重要,就突然能夠完美駕馭,並期待自己的技藝一躍千里。你必須在過去的每一天,都把練習精進當成習慣,並且在意每件事,你才能辦到。
- 「為卓越做好準備的祝禱詞」
宇宙等不及要賦予我重任,
願我不再追求卓越,而是為卓越做好準備。
願我不再竭力證明自己有多重要,
而是讓自己成為一塊穩固的礎石,
如此一來,我自然會成為一個平台,
足以支撐所有重要的事物。
願我成為一座「很棒的橋樑」! - 凡是你看到的、關注的、讀到的,以及感覺到的,若不是滋養生命的振動,就是削弱生命的振動。
- 當你內心緊縮,就很難用擴展的方式去愛。
- 重獲新生的過程,你的內在會出現衝突,而衝突必定會讓你感到不舒服。當你感覺不舒服,問問自己:「現在,我內在是哪兩股力量在抗衡?」
- 勇於表現你最好的一面,遠離無益的人事物,做最好的自己。
- 關鍵是只和能提升你的人在一起;他們的存在,能帶出最好的你。--Epictetus
- 我們所吃的,不只是餵養身體的食物,還包括我們放進內心,放進意識的食物。所以,要吃得明智。
- 生活中的每個當下,你都在做選擇。即便你覺得自己沒有在選擇,但事實上,你只是選擇了「不選擇」而已。「不選擇」就是你當下的選擇。
- 問自己:「現在,對我來說最符合高我的選擇是什麼?」「什麼樣的選擇能讓我提升到高的的振動頻率?」「有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?」
- 只有做或不做,沒有所謂的試試看。--尤達大師
- 覺醒過程中必須獻出你所能給予的,包括願意深入思考;用敞開的態度,跳脫出一直以來看待事情的框架;承諾自己將不斷深入挖掘,即便你會覺得不舒服;準備好做出選擇,讓你從深受啟發轉變成實際行動。確實做出改變,不要光說不練。
- 地獄始於上帝賜給我們清晰視野的那一天:我們看見原可做到的成果,看見自己所浪費的天賦,看見那些我們本來可以去做卻從來沒做的事。--Gian-Carlo Menotti
- 你是做不到,還是沒有去做?
- 從問自己:「我為什麼不能?」轉化為問自己:「我為什麼沒有這麼做?」
- 從「試著改變一切」轉化到「選擇先做點什麼」,能讓自己的振動狀態從收縮轉換為擴展。
- 在任一處做出改變,所有地方將會跟著改變;在任一處做出選擇,所有地方也都能做出選擇。
- 性格源於你的選擇。每一天你做出什麼選擇,腦中有什麼念頭,實際做出什麼事,都會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。這樣整合出來的你,決定了你的命運……--Heraclitus
- 發覺自己的情緒不對,處於自己不樂見的狀態下,問問自己:「現在,我的選擇是什麼?」再問:「現在,我還能做出什麼更有智慧的選擇?」最後再問:「真實的情況又是什麼?」
- 若不知去向何方,就等於從未起步。--歌德
- 從「等著被提升」轉化到「自己提升自己」,踏上兩分鐘的朝聖之旅,花兩分鐘,帶著正在朝聖的想法或意圖去做或體驗某件。如:花兩分鐘讀一本能啟發你的書、花兩分鐘聽一段療癒人心的音樂……。兩分鐘後,對剛才的體驗誠摯道謝,然後再重新回到日常。
- 在每個當下,你都是自己祈禱的回應。
- 別等到你自認完美的程度,才能讚美自己。請讚美那個即將來到的新自己。
- 若你能拉我一把,你必定是站在更高的地方。--愛默生
- 我們沒辦法拯救任何人,我們只能去愛。愛的意義就只是存在,不用做任何事,就只是去愛。因為在那些情境下,已沒有我們能做的事了。
- 不管發生什麼事,不管希望達成什麼目標,我都會選擇與高我同在,並把更多的愛帶進每一個處境裡。
- 現在開始好好生活,把每一天都當成一個新的人生。--Seneca
- 我還有時間可以浪費嗎?我還有時間可以無知無覺地消耗嗎?我還有時間可以花在遺忘或否定上嗎?
- 以靈魂來說,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:
以為自己比實際擁有更多的時間,
以為有本錢可以揮霍這些時間,以為可以任意對待時間。
把時間浪費在沒價值的事物上,就像時間永遠揮霍不盡一樣。 - 永遠別告訴自己,什麼事情不重要。因為一切都很重要。活著的每一刻都是奇蹟,每個當下都很重要。
- 靈魂從「有限的時間」轉化「珍惜你所擁有的福氣」。
- 出現「不舒服」的感覺時,沒有必要馬上除之而後快。可以選擇去看見、去感受、去探究發生了什麼事,然後運用自認為能療愈自己、讓自己更有意識的方法去應對。
- 在不舒服的同時,也心懷感恩。有時候,不舒服的感覺可能對我有利,而舒服的感覺卻對我們有害。
- 不順遂的時候,依然心懷感恩。你可以承認示適、不快樂,但也允許意識去留意並感謝那些好事。
- 別因為一時的不快或不適,就失去感恩的心。即便是受苦、害怕或痛苦的時刻,也不能丟失。因為,那正是你最需要它的時候。
- 不只要為擁有而感謝,還要因為沒有而感謝。
- 施與受,都是恩典。接受是一種行為表現,不管你接受的是什麼,可能是讚美、愛、智慧、幫助或禮物,都是表達感謝的作為之一,讓我們可以經驗完整的感謝,同時也代表我們重視對方所給予的。
- 懂得接受,就能帶來富足。感謝是富足的一種形式,接受也是富足的一種形式。擅長接受,宇宙就會想給你更多。
- 吝於表達感謝、不願意坦然接受宇宙的贈予時,宇宙也會開始對我們小氣,宇宙也會把禮物轉送給他人。
- 每天,我們都會遇到一些好事,但我們卻莫名地把它們視為負擔。視之為負擔,所有的恩典和喜悅都會流走。視之為祝福,就無懼辛苦與疲累,還能擴展能量。
- 不管是人或東西,光是存在本身就值得我們珍惜。然而,我們的珍惜與感謝,很容易就會被牢騷、抱怨、哭訴等收縮的習慣所吞噬。
- 改變,不是去找到某個目標,或成功地完成某個計畫。改變,是你的意識狀態在每個瞬間引致的必然結果。
- 盡你所能去做好事,用盡所有手段,想遍所有辦法,在所有地方、所有時候,對所有人這麼做,直到再也做不下去為止。--John Wesley
- 當你種下愛的種子,開出的花就是你自己。--Ma Jaya Sati Bhagavati
- 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,感謝的話要即時說出口,現在就告訴他們,無論他們有多大歲數。我們永遠不知道人生的旅程,何時會畫下句點。
- 一天就要過完了,我今天會留下哪些東西給這個世界?這個世界會因為我的選擇和行動,發生什麼改變?
- 別尋求禮物,你要成為禮物。別尋求希望,你要成為希望。別尋求光明,你要成為光明。別尋求奇蹟,你要成為奇蹟。別尋求祝福,你要成為祝福。別尋求愛,你要成為愛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