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開懷篇

 

 

 

曾有一個馬戲團,經常巡迴各地演出;

其中有一團員是個“大力士”,

他的拿手好戲是“憑單手之力”就能榨乾柳丁!

大力士把柳丁擠乾了之後,再對觀眾宣佈--誰能用一手之力,

再擠出一滴柳丁汁來,誰就可以獲得五萬元獎金!

後來,一位中年的婦人,自告奮勇的要試一試!

她從大力士手中接過來已擠榨得差不多的柳丁,

然後再用右手用力一擠,

哇,竟然又有五、六滴柳丁汁掉入杯子裡。

大力士一看,嚇一跳,怎麼會有這種「天下奇女子」?

真是甘拜下風啊!

大力士謙卑地請教老小姐:「請問小姐,您在哪兒高就?」

老小姐掩著嘴笑說:「呵!我在國稅局上班啦!!」

 

 

有一個從美國到台灣來做生意的朋友,大家依照他的美國名字,

幫他取了個中文名字,叫「魏德生」。

他因商場上的需要,所以十分勤快地學中文,

一天,魏德生遇見新客戶,就熱絡地和對方寒暄:

「您貴姓?」客人問道。

「敝姓魏。」魏德生客氣地回答。

「魏什麼?」客人再問。

「為什麼?……『姓魏』也要問『為什麼』?」魏德生一副不解地問。

 

 

以前,我常到士林一家眼鏡行去配眼鏡,

因這眼鏡行的老闆是我父親的老友,驗光技術、服務態度都很好,

因此,我常推薦朋友們到那兒去驗光、配眼鏡。

有一次,一女孩來找我,剛好她也想配一副眼鏡,

卻苦無認識的熟人,於是我就趁機代為推薦,

請她改天去士林的眼鏡行檢查、驗光。

後來,她要離去,我送她下電梯,只聽見這女孩在人多的電梯裡,

不斷地嚷著說:「戴哥,你什麼時候要帶人家去檢查嘛!

你說嘛,到底什麼時候才有時間帶人家去檢查嘛……」

我一聽,嚇一跳,趕快把臉轉向電梯牆壁。

有時候,一些話常很「敏感」,沒有講清楚,

外人恐怕很容易產生「誤會」。因為,有些人在聽到一些訊息時,

只是聽到其中的一小段話,而並不了解前後究竟發生哪些事;

這種「臨時加入」或「突然冒出」的對話,

會使人用「直覺」和「格式化訊息」(message formulation)

來加以判斷,就會造成「以偏概全」或「斷章取義」的謬誤。

 

也有一次,我太太的大學同學來訪,聊天聊到晚上十點。

後來,因我太太腳有點扭傷,不方便送客,

所以我就代為送客到巷口搭公車。不久,公車來了,

這女孩微笑地搭上公車;但突然間,這女孩叫司機緊急停車,

然後從窗戶對我大叫,說:「我要死在你家!我要死在你家!」

司機一聽,嚇一跳,趕快立刻停車,讓那女孩下車!女孩下車後,

神情緊張地對我說:「我……我把『鑰匙』放在你家……

忘了帶走!還好,突然想起來,不然回到家就麻煩了!」

中國字很有意思,有些「同音異義」的詞句,放在不同的對話裡,

就產生很有趣的「笑果」;而這些令人哈哈一笑的趣事,

就經常發生在你我生活周遭之中。

 

除了「同音異義」的詞句之外,有些人在說話時,

常為了「簡便」,就把主詞「去頭去尾」,或把「重點字」漏掉了。

例如,在傳統的菜市場上,常聽到一些趕時間的媽媽們,

催著魚販說:「拜託,拜託,快點先把我殺一殺!」

「我的腸子都不要了,肚子洗乾淨就好!」

 

而玩股票的人,也經常「神經緊繃」,

每天盯著螢幕看它漲漲跌跌。有一對年輕夫婦幫姑媽處理股票,

一天,太太見老公要到股市,就大聲提醒他:

「你要記得哦,股票要是上漲,別忘了要把姑媽一起賣掉哦!」

 

 

 

 

 

(MAIL 轉貼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deline 的頭像
    madeline

    Madeline工作坊

    madel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